河源

人气指数:0 页面更新时间:2022-07-19 11:11
网站介绍

信息公开意见箱,时政新闻,县区动态,个人服务。市政府文件。

河源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地理气候/河源市

河源市的范围是东经114度14分至115度36分,北纬23度10分至24度27分。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全年无霜期355~360天,年均气温2l.7℃,1月均温11.9℃,7月均温28.1℃,年均降雨量1665毫米。

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上游,南接富饶的珠江三角洲,北邻江西省的文化古城赣州,闹区距惠州港100多公里,距广州、深圳和香港均在200公里之内,(北)京九(龙)铁路与广(州)梅(州)汕(头)铁路在河源境内通过并接轨。这个京九入粤的*市。是南中国现代城市群边的一块绿洲。

河源市是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地级市,辖源城区和东源、龙川、紫金、和平、连平一区五县。地处粤东北,是广东沿海地区与内地的结合部。河源境内以山地丘陵为主,北回归线在境内南部通过,全市为南亚热季风气候。全市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是广东幅员较大的一个市。河源属于客家语系地区,有独特的客家民俗风情和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

河源自然资源丰富,是广东的重要矿藏区、林产区、水源区,素有“粤东宝地”之誉。 

交通线路/河源市

源城区交通发达。境内205国道、河(河源)惠(惠州)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河(河源)汕(汕头)公路横跨东西,新规划的205国道、粤赣高速及河(河源)龙(龙川)高速公路分别从城区的东西两边通过;我国南北第二大动脉京(北京)九(九龙)铁路以及广(广州)梅(梅州)汕(汕头)铁路贯穿全境;东江河道可供500吨级轮船直驶惠州、广州。电力供应充足。区内水力发电站总装机容量达30.52万千瓦,年发电量8亿多度。在市区西部是闻名全国、装机容量30万千瓦的新丰江水电站。

社会事业/河源市

文化建设

2010年,文化建设步伐加快。年末全市共有群众文化事业机构109个,其中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7个、文化艺术中心1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00个;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7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7个,馆藏量达54.95万册(件),全年总流通70.26万人次;博物馆、纪念馆6个,文物藏品5.37万件;档案馆8个,已开放各类档案(文书类)10.65万卷(件);广播电台6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1.9%;电视台6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2.63%。年末全市有线电视用户32.37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9.12万户,分别比上年末增长1.4%和83.7%。全年共出版各类报纸3种,发行3564万份。

教育事业

全市共有幼儿园283所,在园幼儿8.24万人,全市学前教育幼儿入园率为67.42%,比上年提高7.32个百分点。年末全市共有小学1260所,在校学生25.51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6%;初中151所,在校学生16.87万人;高级高中15所,完全中学24所,普通高中在校学生7.24万人。全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99.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由上年的73.53%提高至86.34%,全市新增普通高中学位0.96万个。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5.22万人,技工学校在校生7258人。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4341人,在校生11868人,比上年分别增长5.3%和17.0%。

科技事业

全市共组织实施国家、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6项,组织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00项,新认定*、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各1家,创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个,创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全年专利申请量达到422件,其中专利授权量196件。全市民营科技企业110家,比上年增加10家,从业人员6831人,技工贸收入18.61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卫生事业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0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20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6个,妇幼保健院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6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7121张,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医院、卫生院病床5918张,增长10.1%。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0232人,增长7.3%;其中执业医师2355人,执业助理医师1582人,注册护士3337人,分别增长11.9%、17.5%和7.2%。全市已建立农村卫生站及村级医疗点1821个。农村清洁卫生水普及率达99.89%,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60.71%,农村自来水改造受益人口171.52万人,增长7.5%。全市碘盐覆盖率为100%。全年无偿献血12691人次,献血量350万毫升,分别增长5.0%和4.8%。

体育事业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体育健儿在参加省级以上各类重大比赛中,共获得金牌22枚、银牌10枚、铜牌17枚,其中获得全国体育比赛金牌6枚,在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上实现了亚运会金牌“零”的突破。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开展,全年共举办各类群众体育竞赛和体育活动820次,体育人口157万人,比上年分别增加480次、27万人。

建筑风格/河源市

如今客家人住宅大都进行了改革,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单家独院的形式,不再建造围龙屋了,因而遗存的围龙屋尤显珍贵。围龙屋的设计与建筑,既有中原古朴的遗风又有南部山区的特色,融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为一体,显示出客家先人的出色才华和高超技艺。围龙屋与北京的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栏杆式”、云南的“一颗印”一起被中外建筑学界誉为中国五大特色的民居建筑物。如今围龙屋已走出封闭的大山,走向辽阔的世界。它成了一种历史遗迹,一种奇特的景观。围龙屋的精巧结构、奇妙布局以及丰富内涵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看惯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再看看古色古香的客家民居,不仅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同时又增长了知识。

行政区划/河源市

河源市是国务院1988年1月7日批准设立的地级市,管辖源城区、东源县、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平县共五县一区。全市现设有99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251个村委会和155个社区居委会。

当地特产/河源市

河源的土特产有猕猴桃、鹰嘴水蜜桃、春甜桔、香菇、火蒜、矿泉水、天然净水、客家黄酒、牛肉干、柿饼、牛筋糕、竹凉席、盆景等等。

当地语言/河源市

河源市地处梅州市与广州市之间,河源话受正统客家话及白话(广州话)的影响较大。有的词语读音与梅州话相似,有的词语与广州话相近,而河源市内东源、紫金、龙川、连平、和平等各县区之间的方言也有较大差异。但总体上河源市均属于客家方言地区。

城市荣誉/河源市

中国绿色经济十佳城市

*发展潜力金融生态市

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中华恐龙之乡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历史沿革/河源市

河源,渊远流长,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公元前10000年至4000年,东江中上游流域便有人类繁衍生息。上古时代,河源市辖区先属沃土次州,后属杨州。春秋战国时称百越之地,属楚。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平百越,置南海郡,在东江中上游流域设置龙川县,首任县令是后来统一岭南并被汉高祖封为南越王的赵佗,县治设在现龙川县佗城镇,县域包括现在的河源市、惠州市、汕尾市(部分)以及兴宁、五华、江西省寻邬县等地。
河源地区汉朝属南海郡,两晋南北朝属东官郡,南梁天监二年(503年)属梁化郡,隋唐属循州(期间曾更名龙川郡、雷乡郡等)。南汉乾享元年(917年)析循州分置祯州、循州,河源地区属循州。宋天禧五年(1021年)改祯州为惠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循州并入惠州。河源地区在1913年属广东省革命政府东江行政委员会;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属东江行政委员会、东江行政专员公署、粤东行政公署、韶关地区、惠阳地区等。
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县,设立河源市。1988年3月2日市委、市政府正式挂牌办公。1992年8月河源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成为既可享受山区优惠政策,又可享受沿海开放区优惠政策的地区。1993年11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市郊区,设立东源县,县委、县政府驻仙塘木京。

民俗风情 /河源市

河源市居民主要由汉族组成,占99%;还有少数民族畲族等。据记载古代还有少量瑶族聚居。2007年底,畲族约有17000人,其风俗习惯基本汉化,但仍保留着其自身的一些风俗习惯,如崇尚武功等特点。

河源旧时每逢节期风俗习惯简介如下: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日,又称岁首日,交子时(晚上十一至十二点钟),上下城各家迎神团拜,老少同欢,燃放爆竹如雷震耳,四方灯火辉煌,火箭冲天。直至黎明则往来人等探亲访友,祝贺新春,络驿不绝。初旬期间尤多款客摆宴,属新嫁娘则日赴筵席四、五餐不等。又届十一、十二两天为灯会之辰,百姓氏族有新添弄璋之庆者,必悬挂花灯于祖祠内,以示祝敬,并设宴邀请戚谊驾临增光。按年同月十九日离城四公里(双下)有天后神像出城游会,廿日回庙。当会景至城,观众济济,红男绿女,拥塞于途,燃放纸炮,日夜不停,殊为热闹。郊区农民每届春节来临,多以龙、狮、凤进城演技卖武。城中百姓喜同雀跃,欢迎入宅,籍以引福归堂之意。

思亲节:即(清明日),各家虔备牲醴香猪财帛之仪,祭扫坟茔,以表崇拜祖先之念,克展乌私之情,远游人子或侨居海外者,多在此时赶回家乡办理祭扫事宜,妇人事先采艾制米本,聊表踏青。

端午节:是日各家以午时为吉,故在正午张贴门符,并以艾叶菖蒲悬挂门楣上,表示驱邪,居民亦多裹粽,作追悼名臣屈原溺水之念。

盂兰节:即(七月十四),清代相传,乃道人君子修身行善之意,集资建醮设坛,阴阳赐赈,惟年湮代远,相传至今,是夜人皆焚烧花纸冥财等物,以济幽魂。

中秋节:俗云月到中秋分外明,确不同于凡时,月圆皎洁,景色宜人,欣欣可爱。是夕各家多具月饼果品团坐赏月,畅叙柔情;并有儿童戏放孔明灯作乐。

重阳节:九月九日时值季秋良辰,天气凉爽,气候舒和,精神焕发,正宜登高游览。是日人皆拜祭坟茔,聊作秋祀祖先之敬。

冬节: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百般产品,收获已毕,人们经济收入,频频增加,总结一年中取得劳动成果,欢欣鼓舞,故于冬至大开筵席,以示欢庆。

人口民族/河源市

人口总量有所增加。2010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358.3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3.99万人,农业人口274.4万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7:100(女性为100)。全年人口出生率27‰,人口死亡率3.6‰,人口自然增长率23.4‰。

全市有五个民族,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还有少量的畲族、壮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有海外侨胞及祖籍河源的华人共47万人,主要聚居于东南亚地区和美、加、澳等国,港澳台同胞28万人,归侨1.3万人。

著名景点/河源市

河源是新兴旅游城市,游览景点有:万绿湖、亚洲*高喷泉、京九铁路*桥、霍山、河源烈士陵园、恐龙博物馆。紫金花朝戏、龙川杂技在省内颇负盛名。
亚洲*高喷泉

河源新丰江音乐喷泉,位于市区河源大桥与珠河大桥之间的新丰江中心,由河源市人民政府筹资兴建,市建设委员会组织实施。于1998年10月1日动工,1999年2月6日竣工。喷泉集声、光、水、色于一体,由主喷和副喷两部分组成。主喷169米的水柱直冲云霄,气势雄伟,蔚然壮观,显示出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气派,为目前亚洲*高喷泉;副喷由1068个喷嘴、618盏水下彩灯组成,在欢快愉悦的乐曲中,通过直喷、水帘、水浪、水松、内抛、摇摆、编网等8种水型,不断组合成数十个变幻莫测、绚丽多姿的喷泉景观,有似流金溢彩、火树银花,有如孔雀开屏、彩虹饮涧;是水的画、灯的诗,给人以美的享受。
拥有一百三十九亿立方“绿色琼浆”的万绿湖,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一类水标,清清琼浆,可以直接饮用,集水域壮美、水质纯美、水性恬美、水色秀美四美于一身。清澈纯净的万绿湖之水,令人留连,让人忘尽世间的烦恼。为此,每年数十万游客专程到河源赏水,其乐融融,其乐无穷。
依托这一得天独厚的水资源,河源市委、市政府正致力于把市区建设成为广东独具特色的山水旅游城市,继在国内率先推出以赏水、戏水、崇水、品水、唱水、问水、护水为主要内容的“万绿湖环保亲水游”活动,还在市区新丰江江面,老城街心花园、上西塘建起这三组大型喷泉已全部建成正式向广大游客和市民开放。其中建立在新丰江江面上的主喷泉,高达169米,创亚洲*高喷纪录。磅礴的气势,绚丽的风采,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人前观赏。
河源亚洲*高喷泉匠心独运,由高喷和群喷喷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群喷系统由一千零六三个风格各异的大型喷泉,以充分展示河源的水魅力,让游客全方位体会水文化。春节前,十八个喷嘴,六百一十盏水下彩灯和六组交响乐曲组成,在欢快悦耳的乐曲声中,通过直喷、水帘、内抛、外抛、编网、水浪、水松、水晶等八种基本水型,可以不断幻化出如“玉龙腾空”、“孔雀开屏”、“皇冠闪烁”、“彩虹飞架”等数十种绚丽多姿、变幻莫测的景观,集声、光、水、色于一体,给人以无穷无尽的享受。真可谓“此景天庭未常有,今天却到河源来”。亚洲*高喷泉每晚19:30分向游客免费开放,每晚喷30分钟,新丰江两岸绿水长廊,烟桥灯影将成为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
野趣沟风景区
野趣沟位于大桂山主峰北部源城辖区内的箩坑。面临碧波万倾的万绿湖,三面山势层峦叠嶂,巍峨峻秀,古藤巨树遮天盖日,飞瀑流泉百重千层;以树奇、石怪、沟幽、水秀之独特的原始山水自然风光,展现其以野性之乐释放人生欢情,以野性之迷解读生态文化,以野性之美展示自然魅力。这里有欢乐激情的野浴乐,雨中蹦迪,惊心刺激的水上速滑;有野炊乐和味美的竹筒饭;有欢情、变化多端、野趣无穷的狐狸坳木径野嬉步行区;其中有花迷、树迷、藤迷、药迷,和千年不解之迷的“天书石”;有自然空调美誉,令人感觉较舒适的响水坪休闲区。野趣沟规划为四个功能区,即以停车场、游客中心等设施构成的游客接待区;以人工湖为依托的以玩水为主要内容的野鸭湖娱乐区;以沿途趣味性景观和约300米变化多端的杉木路构成的狐狸坳步行区;以野猪林和赏绿观瀑为主的响水坪休闲区。

傍溪而上的林荫石径,绝无烈日酷晒之虑;鸟语花香、处处皆野、皆幽、皆秀、步步皆景。有飞流直泻千尺的响水潭瀑布、水帘瀑布、清心潭瀑布、通天河瀑布等,这里凉风阵阵、水雾飘飞;充满了以十数万的空气维生素--负离子,在这舒适的大氧库中令人清凉、爽快、畅神、烦忧尽去。沿溪流动,线条秀美的瀑布飞泉,清心动人的流泉声、蝉鸣、鸟唱、蛙歌、游客的欢声笑语交织成一曲曲优美动听欢乐的大自然交响乐章,一首首意境清新诗一般的篇章,一幅幅清幽、野秀的长卷画廊,是老少皆宜休闲养生、健身最理想的乐园,身置其中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乐悠悠的享受。在野趣沟野营,美丽虚幻令人神迷的湖光灯色分外迷人,望星星,观月亮;在山野中纵情高歌,用潇洒曼妙的舞步抒怀心中的情怀;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体会野趣沟的山水亲情;在自然的怀抱里体会野趣沟的山水闲情,与家人、友人、情人一起领略山中令人难忘,野趣纵情之夜。

深冬之际,在野趣沟观赏国内罕见,有300多年的古梅,如一团团洁白巨大的雪球,在一片丹枫、绿树、幽兰、秀竹、黄菊相影之下分外娇丽迷人。这就是集全国众多著名景区的野、幽、秀、美、奇特点于一身的野趣沟,被人誉为“中华第二沟”的河源野趣沟旅游区。

万绿湖

万绿湖,华南*生态旅游名胜,因四季皆绿,处处皆绿而得名。总面积160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70平方公里,蓄水量约139.1亿m3,里面有360多个绿岛,森林大部分都是亚热带原始次生常绿阔叶林,动植物种类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内有新丰江国家森林公园和省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被授予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2002年8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环保是万绿湖的生命。万绿湖生态环境清新优美,水清澈纯净无污染,水质达到国家地表饮用水一类标准。保护好这里的生物和水是我们大家的责任,万绿湖环保以人为本,坚持“湖内旅游,湖外吃住”,注重发展生态环保旅游,从旅游者和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着手,每一项措施都是一个创新,而且效果明显。为此,1998年7月3日,中共广东省宣传部、广东省环保局联合授予万绿湖“环保教育基地‘的荣誉称号,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和共青团中央被为“全国青年文明号”,2004年万绿湖荣获“广东省著名商标”称号。万绿湖已成为广东省环境教育*地方。
圣迹苍岩
圣迹苍岩是广东省内最偏北的一天然溶洞,溶洞分为旱洞和水洞两个部分,已有3亿年的历史。旱洞横穿山腰,分3层,高89米,洞内面积达400多平方米,可容数千人。溶洞奇观千姿百态,神奇独特,巧夺天工。岩洞内石笋、石钟乳千姿百态,琳琅满目,“层岩石佛”、“姜公钓鱼”、“石灵猴”、“石观音”、“九龙过江”、“大佛坐禅”、“擎天柱”等惟妙惟肖。
水洞则由一条地下河贯穿始终,清澈的河水九曲十八弯,曲曲有奇景,湾湾有气象。水流平缓处,平静如镜,万籁俱寂,水流湍急处,琅琅有声,有的地方如珠落玉盘,有的地方如琴瑟和鸣,有的地方如金风过林,令人心旷神怡,乐不思归。各式各样的石钟乳、石幔分布其中,如奇花异卉,珍禽怪兽,栩栩如生,仿佛有许多故事要向人们诉说。水洞由于地下河的存在,洞内长期维持着21度的恒温,不管洞外是多么的寒冷或炎热,一进洞内都能体味春天般的温暖。洞口河水蜿蜓,古木婆娑,奇花暗香,令人觉得身在世外桃源。

文人关师古诗《圣迹苍岩》曰:“怪石奇峰另僻天,却凝洞里有遗仙,游人笔墨难穷妙,赢得清岩万古传”。

龟峰塔

龟峰塔位于源城的龟蜂山,面临东江与新丰江交汇之处,因其建在一个酷似大龟形的独立山头上而故名。龟峰塔创建于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属佛塔,外观七层,内边十四层,一明一暗,是广东省仅有*年份可考的南宋早期砖塔。1962年被列为广东省*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说神仙因同情终年为水所害的河源人,萌发了恻隐之心,选定在新丰江与东江汇合外的下游边,放一只大水龟,让它变成一个山包,然后建一座塔以镇水妖。故此山称之为龟峰山,塔名曰龟峰塔。
龟峰塔历来被列为“河源八景”之首,又享有“东江*塔”美誉,为省首批公布重点保护文物之一。塔平面为六角形,*层外边长为四点八米,内边长为一点六米,墙体厚为三点三米。通高四十二点六米。塔正门向东,塔外观为七层,内为十四层,一明一暗,有如竹子,节节上升,层层收分。各层设有杉木楼板加铺方砖,其中暗层有穿墙上下两个门,四个佛龛;明层有一门上另一层平台和五个门孔通外边平座栏杆,沿阶梯旋绕而上,可登塔顶层。平塔属青砖结构,平座和出檐均用隔层狗牙砖叠垫出挑,出檐较其它塔较宽而厚。平座设有木栏杆,每层六角均有角柱,柱间饰横架栏额相联,为典型宋代仿木楼阁式砖塔。每层塔檐现改用灰色琉璃瓦,施瓦当滴水,角梁下悬挂铜钟。
龟峰塔经八百五十七年的风雨侵蚀,塔顶已失,台基被堆积尘土埋没,塔檐与平座崩塌,瓦面无存,塔内各层原有木楼板亦已毁尽。一九八九年河源建市后,在省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着手重修。重修严格遵守“修旧复旧”,“不改变文物原貌”的原则。该塔在民间有“河源塔无顶”的传说,但据有关专家考证,龟峰塔原有塔顶,只是因为“咸丰二年壬子,龟峰塔崩*级”(见《河源县志》)所造成的。县志所记的“崩*级”即是原来的塔顶。且修复前在塔腔第六层发现的一条大横梁,就是建塔时用来承托塔顶的实物见证。从首层塔身外面的梁枋洞孔分析和塔基周围出土的柱础石可以证实,该塔原有副阶存在,即首层六角深出四米木梁塔檐,俗称“塔裙”这次按宋式复原。在这次维修过程中,先后发现几块纪年砖。其中一块上刻“绍兴二年壬子十一月二十九日砖”;另一块上刻“万历三十年修”。这两块铭文砖不但解开了该塔创建实际年代的千古之谜,而且还证实了明代万历年间重修过一次的史实。重修后的龟峰塔更显得庄严雄伟,瑰丽拔秀。登上该塔凭栏四眺,新老市区一览无遗。现已开发为旅游区,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

河源市博物馆侧的龟峰山上是省文物保护单位──龟峰塔及龟峰庙(俗称“金花庙”)遗址。民间传说金花夫人是妇幼的保护神。虽然金花庙多年失修,但馆内西南角一棵“百子榕”似乎象征着金花夫人还在庇护着妇幼。据长者回忆,这棵榕树原野生在龟峰塔顶,已有近百年树龄。公元1989年重修龟峰塔时,被移植在地面,当时只有一米多高,现已长成7米多。公元1994年春,恰逢博物馆正式开馆,这棵从未开花结果的榕树的树干突然结满了果子,有成千上万个数不清,每年如此,果子越长戟多,果子成熟后全面换一次绿叶,世人不无称奇。

围龙屋

在岭南山区客家人聚居的村子里,人们随处可看到许多风格独具、古朴典雅的客家民居建筑: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客家围龙屋存世最多,也最为著名,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之为*中国民居特色的建筑物之一。围龙屋最早建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在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普通围龙屋占8亩、10亩,大的占地30亩以上。一座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巨大的堡垒。屋内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是中国封建自给自足生活的典型缩影。与众多圆形转龙屋不同的是,河源的围龙屋是方形的,被称为“府第式”、“角楼”。其形制接近北方传统的“四合院”,其文化内涵更加深厚。在市郊东源县仙塘圩镇周围,保留较好的客家民居就达30多座。现这座被辟为客家民俗博物馆供游人参观的民居是河源围龙屋的典型代表。据记载,它建于乾隆17年(1749年),后经主人复修并扩建后栋,共66间房、24个厅、12个天井,算来这座民居的年龄已有250岁了。
仙塘这座围龙屋规模大,结构复杂,布局讲究。其中不仅有卧室、澡堂、书房、厨房,而且还有一个四层高的楼阁。来到楼阁,大家如果留意的话,可以注意到每一层四壁上都开有小方窗。也许有人产生疑问,这么小的窗口采光不太吝啬了吗?我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它主要是防御外敌入侵的嘹望孔、射击孔,便于用土枪、土炮、弓箭等武器抗击来犯之敌。围龙屋如此设计,与当时客家人的处境有很大的关系:客家南迁入偏僻山区,受当地人的排挤和欺侮,为了一致对外,他们不得不聚族而居,不得不建造有防御功能城堡式的住宅。
这座民居最让人费解的是有那么多天井,那么多厅。尽管这是一个深宅大院,但经几个天井透进来的光照射,各个角落也明亮许多。厅分上、中、下厅。据说上厅是为老人百年归寿时的停放地;中厅为拜祖、议事的地方。其中,上中下厅之间都用两扇屏风隔开,一般在举行婚礼时,打开下厅屏风,百岁老人归寿时打开两厅屏风。各们朋友你知道?去年中央电视台迎接香港回归所播放的电视连续剧《香港的故事》中前10集许多镜头,就是在这座客家的“大观园”里拍摄的。围龙屋不论是圆是方,在建筑上都有其共同特点: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座落有序,布局规整。里面的厅堂、天井为中心设几十个或上百个生活单元,适合几十人,上百人甚至几百人同居一室,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免责声明:
此页是<河源>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网站资料
网站名称: 河源
网站栏目: 网站简介 网站链接
网站链接: www.heyuan.gov.cn
收录查询: [百度收录] [360收录] [搜狗收录] [必应收录] [谷歌收录]
网页版本: Mip版 手机版 电脑版
本页链接: http://wangwrdrxt5.cn.zhsho.com/